2018年10月11日晚13:30—15:20,由山东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系列讲座”第二讲“中国传统玉文化与玉石审美”在图书馆一楼报告厅顺利举办。本次讲座由山东艺术学院公共课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主任刘荣主持,主讲人为设计学院姜坤鹏博士。
姜坤鹏博士
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艺术设计实践和工艺美术理论研究。先后学习于鲁东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并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曾任北京《时代财富》杂志社美术总监,香港卫视新媒体中心副主编,现为山东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专任教师
自2014攻读博士学位以来,以传统工艺材料观为课题,从玉石雕刻行业切入研究工艺美术理论。2017年至今,组织玉雕行业的论坛活动3场,举办玉石雕刻类讲座4场,主持或学术论坛发言数10场。2011年至今,出版专著《游艺悟道——艺术问学文集》(吉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表学术论文14篇,其中“凝结在手工艺中的时间——论手工艺品的时间性”发表在《民族艺术》,“苗族银饰艺术创新探索”、“天的那边:当代蒙古艺术——游牧民族的现代性际遇与艺术景观”发表在《美术》。参加国际展览3次,艺术设计作品获奖20余项,如作品“视觉新北京——旅游研发设计”在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的举办的“第四届全国旅游品设计大赛”中获得金奖。
中国人爱玉崇玉,形成了特有的玉文化,以致延伸到语言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人对玉石的认识是“以己度物”的方式,而非单纯从物理属性和成份来认知。玉文化的起源、流变,中国人对玉石的赏玩都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姜坤鹏博士从以美石为玉、传统用玉取向和以传统审美的角度认识玉石之美这几个方面来阐述中国传统玉文化与玉石审美。
首先,以美石为玉。玉本为石,不经琢磨与普通的石头没有什么差别。姜坤鹏博士认为,玉石分化肇始及原因是:就地取材的玉石材料,成熟的石器制作工艺,人文方面的因素。经过考古资料来看,新石器时代的琢玉艺人对玉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用途上也开始专一化、规范化。我国原始先民在新石器时代就结束了玉石不分的状态,玉材从石材中分化出来。
姜博士以齐家文化|瑶琨,红山文化|珣玗琪,凌家滩文化遗址、黄山文化遗址|独山玉,良渚文化|球琳为例,得出结论:一旦某个文化发源地盛产玉石材料,就为当时琢玉艺人就地取材提供了天然的便利,有利于当地琢玉工艺的发展。
石器工艺从打制向磨制的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了琢玉工艺。在打制细小石器的过程中,先民们形成了对玉质、色泽肯定的观念和意识,这些观念和意识与玉的实用功能交织在一起。玉还有着丰富的色彩、美丽的光泽和温润的质地,因此,原始先民对玉的欣赏逐渐转化为一种审美需求以至审美意识。当然,这种审美要求不是以审美自律发展为目的,其中还包含宗教、信仰、感情、意志等人类精神的诸多方面,这些都是玉石分化的人文条件。
那到底什么是玉?在中国传统审美认识和琢玉工艺中,玉是一个文化内涵丰富、外延动态变化的概念。近代开始从矿物学的角度界定玉材,以现代科学的眼光认识玉材,但是我们仍然认同中国传统审美上的玉石观,也就是从感性认识出发的“石之美者”,对具有一定硬度、质地细腻、温润、色彩美观并纳入琢玉工艺的石材,统称为玉。
其次,用玉取向。姜博士认为,传统的用玉取向是实用和审美的交织,也是从物质材料到表征符号的转变,还是经历了神秘到世俗的变化。
最后,玉石审美。姜博士从玉材的材料美(形、色、质)为出发点来讲解对玉材的审美认识,并且认为对玉石的赏析,不仅仅是观赏它的形、色、质,更是慢慢体悟这些要素相互作用下的神韵(象、气、神),从而意会玉的精神。中国传统美学对于审美客体,主要也不是思考它的形体何以会美、有何种美的属性,而是在它的形、神之间反复切磋。
玉文化在中国有着广泛的基础,因此,讲座现场,师生们兴致勃勃,紧随姜博士讲解的思路思考。讲座结束时,在场师生报以热烈的掌声感谢姜坤鹏博士奉献给大家的玉文化知识!
后续讲座,精彩纷呈,敬请期待。
讲座策划:刘荣 张理峰
撰稿:王立志
摄影:樊明亮 张梦磊 苏靖文
稿件审核:刘荣 孙晓娜 刘小明